「甘烹碧(กำแพงเพชร, Kamphaeng Phet)」,拆解名稱後「甘烹(กำแพง)」意為城牆,「碧(เพชร)」意為鑽石,顧名思義「甘烹碧」在歷史上就是有著「如鑽石般的城牆」的重要防衛據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91年12月將泰國「素可泰王國」時期的建築群劃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包括了位於「素可泰遺蹟公園」的主城、北方的衛星城「西薩查那來遺跡公園」以及西邊的防衛重鎮「甘烹碧遺跡公園」。
從地形圖上來看,素可泰城位於廣袤的平原中心,西邊的宿敵「緬甸」只要翻過山脈間最短最低的那一段,就可以如入無人之境直達城市核心。有鑑於此,西元1366年素可泰王國便於西邊沿著濱河(Ping River)建立了「甘烹碧城」,藉著滿布四周的城垛以及河流的天然屏障,成為鑽石般防守的堅強壁壘。最明顯的地方就是由甘烹碧城往西南邊,渡過濱河就能看到一座殘破的堡壘Thung Setthi Fort,它是屬於甘烹碧城周邊的守衛堡壘,與主城有一段距離除了可以增加守衛範圍外,還可以在敵人接近主城前先瓦解敵方攻勢。
不過單就「軍事用途」這個項目,還不足以將甘烹碧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別忘了緊鄰的濱河(Ping River)可是水路交通要道,往北可以連接當時的蘭納王國到達清邁城,往南可接至昭披耶河直達海洋,故素可泰時期的「甘烹碧」也是頗具規模的工商業大城,南來北往的貨物從這邊轉送到素可泰城,而素可泰王國的工藝技術或文化也藉此往外輸出。在多種因素的交揉下,「甘烹碧」就靠著在當時極為先進的水利工程、經濟活動、法律以及建築工藝而得以在現代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Thung Setthi Fort地圖
「甘烹碧遺跡公園」包含兩個地方,一個位於城北3公里的「森林區(เขตอรัญญวาสี)」以及市區中城牆包圍住的「古城區(เขตคามวาสี)」,因為參觀的時間已經是下午,所以我們決定先參訪「古城區(เขตคามวาสี)」內的遺跡。「古城區(เขตคามวาสี)」除了遺跡本身以外,周圍也有不少景點可參觀,例如「城市柱」、「國家博物館」還有我們停車的「泰式老屋博物館(พิพิธภัณฑ์เรือนไทย)」。
「泰式老屋博物館(พิพิธภัณฑ์เรือนไทย)」落成於西元1995年,用來慶祝第九世泰皇蒲美蓬·阿杜德的50歲生日,隨後在1997年由詩琳通公主殿下舉行開幕式,開放一般民眾參觀。
走上高腳屋的階梯抵達二樓,看起來就是蓋在半空中的三合院,廣場鋪上白淨的磁磚,中間留出的方形天井讓樹木伸展而出,除了增添些綠意以外,也避免屋內所有的東西都一覽無遺,營造出秘密的空間。屋子裡依據地理環境、人口族群、傑出工藝三項主題擺出了不少展品,但可能因為觀光人潮太少也無暇維護,有些跟遊客互動的電子設備已經無法運作,反倒是靜態的泰國孔劇「拉馬堅」人物面具展還滿值得一看,不似普通的物品展示,這些面具都可以看到使用過的痕跡,有一些碰裝後的掉色或刮痕,證明這些面具曾經活躍在舞台上,是充滿靈魂的物品。
旅遊資訊
泰式老屋博物館地圖
參觀完泰式老屋,時間大概下午4點多,太陽不再炙熱而且遺跡也離關門時間還有2個小時左右,我們就跟著下課的學生從遺跡旁的圍牆走進去,入口有一座空蕩蕩的售票亭,也沒有任何標示告訴遊客這裡有座將近七百多年的遺跡。原來是因為古城裡有不少學校、政府機關與辦公室,但因為遺跡就橫亙在古城中間對交通造成一些妨礙,所以到了下午下班放學時間,古城內就開放行人通過,平常也沒多少遊客,就索性連票都不檢查了! 當然我們也是誤打誤撞跟著學生從側門走而無意中逃了票,我想如過從大門進去應該還是需要買門票的,乖小孩不要學喔!!
這裡的遺跡跟居民非常地貼近,學生放學就坐在遺跡旁聊天、踢球,園內的步道維護得很好沒甚麼破損,所以有些看起來像剛下班的居民就在裡面慢跑起來,這儼然就是個被當成公園的世界文化遺產。或許一些人會認為這些東西屬於珍貴的寶藏要善加保護,必須跟外界隔離遠遠欣賞即可,不過成、住、壞、空是佛教體認萬物緣起緣滅的自然現象,與其讓這些遺跡孤獨的走向終結,還不如讓人多接觸而永留於心。夕陽的光線從樹間灑落,黃光把紅土所建的佛塔染成了極度飽和的鮮艷顏色,正適合【來趣.THAI北】的照片風格,事不宜遲開始拍照去。
如果從古城區真正的正門走進去,最先看到的便是「佛骨寺(วัดพระธาตุ)」,佔地廣闊如今卻已空空如也,只遺留下兩座佛塔以及許多柱子,走到最大的那座佛塔可以看到佛塔位於八角形的基座上,有別於一般天圓地方的設計,加上瘦高的鐘形塔頂也屬少見。這座寺廟既然叫做「佛骨寺(วัดพระธาตุ)」就注定要變成一座香火鼎盛的大廟,從外圍一圈又一圈的支柱來看,曾經有一座大城時期建築風格的巨大迴廊圍繞著佛塔,表示從素可泰時期到大城王朝時期,「佛骨寺(วัดพระธาตุ)」陸續進行了多次增建與維修,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玉佛寺(วัดพระแก้ว)」它的重要性就如同素可泰遺蹟公園的馬哈泰寺,是個由寺廟、宮殿與住宅相連拼接而成的巨大建築群,加上占地廣大曾在周圍發現了35個大型佛殿、8個小型佛殿與3個戒律殿地基,足見當時城市的恢弘。不過這些都已是過眼雲煙,在走向「玉佛寺(วัดพระแก้ว)」的途中,遠遠的只見一尊風化的佛像孤獨盤坐於正殿祭壇前,我想神靈應該尚未遠去,只是以不同於我們想像中的樣子,繼續護佑著這座城市。
仔細看看「玉佛寺(วัดพระแก้ว)」的佛塔,跟前面的「佛骨寺(วัดพระธาตุ)」形狀完全不同,素可泰的工匠們從來不會讓佛塔只是一個尖塔狀,這實在太小看他們的建築技術了(尤其是宗教建築),所以「玉佛寺(วัดพระแก้ว)」的佛塔底部圍繞了一圈獅子,再往上圍繞著神龕,最後用巨大鐘型結構完美收尾,要是以前的金鉑表面還保留下來,可能方圓百里晚上都不需要照明了吧。
「甘烹碧遺跡」是素可泰時期遺跡的一部分,知道的人很少,遊客也不多,論規模更不如素可泰遺跡公園這麼龐大,雖然如此,反而讓喜歡尋幽訪古的我們有幸能在這座靜謐的城市捕捉現代與古老交錯的光景。對於時間有限又想欣賞古遺跡的朋友,我們還是建議到交通方便的「素可泰遺跡公園」或「大城遺跡公園」這兩個地方旅行,而想深度探訪泰國文化起源地或是歷史遺跡蒐集者,歡迎帶著平靜的心情來甘烹碧住上幾天,這裡的質樸與悠閒會讓各位身心靈都減壓很多喲!
甘烹碧遺跡公園古城區地圖